安徽藝術學院專升本為大家帶來2024年安徽藝術學院專升本專業介紹的詳細講解,希望能幫助大家順利備考哦。預祝大家考試成功哦。
2024年安徽藝術學院專升本專業介紹
2024年安徽藝術學院專升本招生專業共計8個,分別是數字媒體藝術、播音與主持藝術、音樂表演、舞蹈表演、表演、視覺傳達設計、繪畫、新聞學。
專業介紹
數字媒體藝術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人文素養、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適應數字時代與信息社會發展,具有開闊視野和良好溝通能力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培養掌握影視特效創作、影視后期制作、網絡視頻制作、互聯網產品開發、網絡交互設計制作及相關工具應用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在傳媒及文化產業相關領域從事影視、網絡媒體的策劃、制作、傳播、運營或管理的創新型專門人才。
學制四年,本專業課程分為四個模塊:公共基礎教育、專業素質教育、專業拓展教育和實踐教育
公共基礎教育(必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大學英語等課程。
專業素質教育(必修):造型基礎、二維設計基礎、數字色彩、數字攝影與攝像藝術、三維設計基礎、試聽語言、數字媒體創意、數字媒體藝術概論、UI設計基礎、動畫造型設計、數字音頻與音效、故事與劇本創作、數字合成與特效、影視剪輯藝術與實踐、二維動畫基礎、用戶體驗設計、動態圖形設計、虛擬現實技術應用、UI專題設計、信息可視化設計、新媒體產品設計、互動藝術創新設計、交互展示設計、影視廣告專題實踐、數字作品綜合創作等課程。
專業拓展教育(選修課):傳統造物設計、現代水墨、型錄設計創作、數字插畫藝術、影視海報設計、品牌開發與授權管理、網絡產品運營與推廣等課程。
實踐教育(必修):民間藝術考察、藝術調研、專業實習、課程實踐、畢業設計、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與就業指導等。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3人,其中副教授5人,講師7人,助教1人,省級教壇新秀2人,在讀博士1人。投入使用15370平米教學樓一棟,專業藏書5000余冊,專業期刊40余種。建有圖形圖像實訓室(惠普工作站82套、Wacom影拓手繪板)、虛擬現實實訓室(mac工作站82套,無線系統)、虛擬現實工作室(虛擬交互實訓室,包括體感設備、數字漫游系統)、影視后期工作室(影視編輯實訓室,包括影音交互測試設備)、環幕展示中心、攝影攝像工作室。
近年來,公開發表各類教學研究論文十余篇,學術論文三十余篇;主持省部級以上教學與科學研究項目20余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師生獲得各類國家級、省部級設計競賽獎項50余項。
音樂表演
音樂表演專業包括聲樂演唱、鋼琴演奏、器樂演奏專業方向。畢業生能夠在各專業文藝團體、學校或相關機構從事演唱演奏、教學及研究工作。學院與安徽演藝集團旗下安徽省民族管弦樂團、交響樂團、歌舞劇院以及安徽花鼓燈藝術團、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廣電傳媒產業集團、岳西縣廣播電影電視發展中心等多家表演創作研究機構和大型文化企業都簽署了校企合作協議。
主要課程:專業主課、樂理、視唱練耳、基礎和聲、作品分析、復調、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中國樂器合奏、管弦樂器合奏、中國器樂概論、管弦樂發展史、形體、表演、鋼琴藝術發展史、藝術指導、作曲基礎等。
該專業現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2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級教壇新秀1人;正高級職稱19人(其中在職教授4人,客座教授15人),副高級職稱13人。本專業建有18995平方米的音樂樓,包括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音樂廳、歌劇廳等教學實踐場所;學生琴房340間、教師琴房21間、30平米打擊樂琴房6間、理論教室21間、大中型各類聲樂器樂排練廳4間、舞蹈練功廳26間。教學設備投資1000余萬元。
教科研成果方面,獲批安徽省學科建設重大項目“音樂與舞蹈學”、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安徽音樂文化研究與傳承中心”;省級重點文藝項目1項、國家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青年項目1項;省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16項;安徽省高校領軍人才團隊引進資助項目1項、安徽省高等學校專業結構優化調整與專業改造項目1項、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人才資助項目7項;安徽省教學成果獎4項、特色(品牌)專業1項、教學團隊2項、名師(大師)工作室1項、教學研究項目21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教研論文百余篇,出版教材近十部。師生獲得國際、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各類專業競賽及教學獎項數十項。
播音與主持藝術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播音與主持藝術、新聞傳播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其畢業生可在廣播、電視、新媒體等相關媒體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播音、節目主持等新聞宣傳工作。目前有多個畢業生在中國消費者報、光明網、鳳凰網、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高速廣播等媒體工作。
本專業開設主要課程:普通話語音與發聲、新聞播音主持、主持藝術、播音主持創作基礎、文藝作品演播、語言學概論、表演理論與技巧、播音主持形象設計、節目策劃與編導、電視片解說、配音藝術、朗誦藝術、播音主持心理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含副高)6人;博士1人、在讀博士4人;省級專業帶頭人1人、省級教壇新秀3人。同時聘請央視發展研究中心專家靳智偉為學院特聘教授;聘請洪浚浩、陳龍、萬安倫、曾一果、李建強等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為學院客座教授;此外,還聘請安徽廣播電視臺、合肥廣播電視臺、新安晚報等新聞傳媒機構副高以上職稱的主持人、記者、編輯擔任兼職教師。
本專業所屬的新聞播音系教師主持省級人文社科項目14項、省級質量工程項目14項、主編或參編論著、教材8部、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同時教師創作作品有10余項獲省級以上獎項,并指導學生獲省級以上獎項100多項。此外,新聞播音系還與安徽廣播電視臺、蚌埠廣播電視臺、網易安徽等傳媒機構合作建立多個實習實訓基地。
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專業現有在校生200余名,專業方向包括中國舞方向、國際標準舞方向。努力培養“高素質、強能力、精才藝、善應用”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1.基本形成了一支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
在辦學過程中,舞蹈表演專業現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創新精神,教學能力強的專業師資隊伍。學科帶頭人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及統領能力。師資隊伍年齡、職稱結構較為合理,形成梯隊。教師均有長期教學和實踐演出經驗,教學質量得到有力的保障。
2.現代化、高標準的教學硬件設施與較為穩固的教學實踐基地
教學場地保障。目前本專業的舞蹈教室(220-380平米)20間,理論教室15間,排練廳(100-180平米)3間,健身房1間,舞蹈劇場1個,音樂廳1個,報告廳1個。為更好地保障舞蹈表演本科人才培養,學校仍持續加大建設投入。
目前,學校圖書館音樂舞蹈表演類圖書14362冊。各種期刊974種,并建有現代電子圖書管理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服務系統。其中音樂舞蹈類圖書資料和實習實訓基地完全能夠滿足本專業學生學習實踐需要。
3.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舞蹈表演專業借鑒兄弟院校成功辦學經驗,形成了一套以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模塊化課程體系。課程結構分為:公共基礎教育、專業素質教育、專業拓展教育、創新實踐教育四大教學模塊,并依據專業方向,分別制訂了核心課程教學大綱。為增強人才培養競爭優勢,在學院的教學管理體系內,形成了從課堂教學、藝術實踐到崗位實習的“銜接式”教學管理模式。教學過程實行從計劃、備課、授課、作業、考試、總結的管理;藝術實踐有組織、有計劃、有領導地進行;實習實踐中鞏固所學理論知識,鍛煉藝術表演創造能力。
4.已取得的成績
專業教師主持安徽省教學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重點項目、高等學校專業結構優化調整與專業改造項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高校領軍人才團隊引進資助項目、安徽省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特色(品牌)專業等項目;本專業專職教師主持省級科研項目15項;承擔省級以上教學研究項目11項;獲得國家級獎項16項;省級獎項若干;公開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5.學生就業情況
學院定期舉辦各種不同形式的畢業生供需招聘會,積極為學生就業搭建平臺,給學生提供擇業機會,每年都會吸引大批知名企事業單位前來招聘畢業生。
自2016年以來培養的畢業生,大多供職于如安徽演藝集團、安徽歌舞劇院、安徽省黃梅劇院、合肥市歌舞劇院等藝術團體,以及合肥市包河區、廬陽區、蜀山區、瑤海區文化館、少年宮等文化機構,還有部分畢業生在舞蹈培訓類機構就業。畢業生就業率達98%以上。
表演
本專業包括黃梅戲表演和戲劇影視表演方向,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具備優秀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敬業精神,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應用型專門人才。
黃梅戲表演方向培養具備扎實的黃梅戲表演藝術的呈現能力、具備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系統掌握黃梅戲表演藝術創作方法和基本理論。
戲劇影視表演方向培養具備戲劇影視及相關專業領域基礎知識,具備從事舞臺劇、影視劇、廣播劇等工作的專業素質和技能。
畢業生能夠在藝術院校、專業文藝團體、影視公司、文化館、企(事)業單位宣傳部門,從事表演、創作、教學與研究等工作。
黃梅戲表演方向課程:唱念、身段、基訓、把子功、毯子功、劇目、戲曲聲樂、樂理與視唱、黃梅戲打擊樂、藝術概論、戲劇理論、導演基礎、舞臺美術與燈光、中國戲曲史、黃梅戲發展史、影視戲曲評論、戲曲人物造型、角色創造。
戲劇影視表演方向課程:表演理論與技巧、臺詞、聲樂、形體、戲劇導演基礎、編劇技巧、中外戲劇史(中國戲劇史、西方戲劇史)、化妝、舞臺美術、藝術概論、戲劇美學、文藝批評、影視賞析、文學名作賞析。
該專業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國家一級演員4人、國家二級演員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模范教師1人、省級教壇新秀2人;博士2人。并從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安徽省話劇院、安徽省歌舞劇院等著名院團聘請特聘教授1人,國家一級演員3人、國家二級演員9人。主持教育部項目3項、國家藝術基金2項、省級項目8項;主持央財支持省級特色專業《戲曲表演》建設項目1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創作作品獲省級以上獎項30余項;指導學生獲省級以上獎項20余項。
該專業現有1個實驗劇場、1個黑匣子劇場、4個綜合排練廳、1個學術報告廳、19間練功房、28間琴房、4間化妝間、5間唱念教室、2間視唱練耳室、3間音樂編輯室、2間合奏室、1間專業視聽教室、2間多媒體教室、1間舞美設計教室等共計74個教學場地。在安徽大劇院、合肥大劇院、安徽省黃梅劇院小劇場、安徽省徽京劇院小劇場、學生藝術團設置實踐基地5處。專業圖書共計1.97萬冊。
視覺傳達設計
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視覺傳達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專業技能,掌握相應的設計思維、表達、溝通和管理技能的高層次、應用型藝術設計專門人才,以及適應新時代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多種需要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學制四年,畢業生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與科研單位從事視覺傳達設計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視覺傳達設計史、設計素描、色彩基礎、構成藝術、裝飾基礎、圖形設計、標志設計、展示設計、版面設計、海報設計、品牌形象設計、包裝專題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實驗性專題設計等。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講師7名;已投入使用10000余平方米教學樓一幢,其中天光教室6間、專業教室12間、機房6間、400平方米展廳一個,公共藝術、陶藝、攝影、印刷、圖形創意實訓室各一間,另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1個。
教科研成果方面:近年來,已獲省部級各類立項課題6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編寫各類著作和教材12部;專任教師全部在學院教學考核工作中獲優秀等次;師生獲國家級、省部級各類教學競賽和設計大賽獎項數百項。
新聞學
新聞學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新聞傳播理論素養并掌握相關技能,文化功底扎實,初步具備新聞傳播學學科研究工作潛質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主要開設課程有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外國新聞史、中國新聞史、廣播電視概論、媒介經營與管理、網絡與新媒體概論、網絡輿情、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評論、攝影基礎、影視制作、非線性編輯、媒介素養、融合新聞學、媒介批評等。
新聞學專業主要就業領域集中在互聯網新媒體、廣播電視、報刊出版等行業或大型企事業單位,其畢業生主要從事媒體傳播和宣傳工作。
本專業現有副教授以上4人,講師15人,均為研究生以上學歷。此外還有在讀博士3人,省級教壇新秀2人。同時聘請洪浚浩、陳龍、萬安倫、曾一果、李建強、李天鐸等境內外知名學者專家為學院客座教授;此外,還聘請安徽廣播電視臺、合肥廣播電視臺、新安晚報等新聞傳媒機構副高以上職稱的主持人、記者、編輯擔任兼職教師。
本專業教師主持省級人文社科項目14項、省級質量工程項目14項、主編或參編論著、教材8部、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同時教師創作作品有10余項獲省級以上獎項,并指導學生獲省級以上獎項100多項。此外,本專業所在的新聞播音系還與安徽廣播電視臺、蚌埠廣播電視臺、網易安徽等傳媒機構合作建立多個實習實訓基地。
繪畫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繪畫理論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具備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繪畫學科高級專門人才。學制四年。畢業生能夠在美術專業機構、文化傳媒、美術教育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繪畫藝術創作、藝術設計、美術編輯、美術教育、文化藝術管理等方面工作。
國畫方向的主要課程:國畫色彩、白描臨摹、工筆花鳥、寫意花鳥、書法與篆刻、山水、水墨人物、工筆人物、中國畫創作、藝術概論、中國美術史、中國古代畫論等。
油畫方向的主要課程:油畫材料與技法、油畫靜物、油畫靜物創作與表現、素描人物、油畫人物、素描人體、油畫人體、綜合材料訓練、油畫創作、西方美術史、油畫史等。
該專業現有教授1名、副教授4名、一級美術師6名(外聘)、二級美術師1名;省級優秀教師1名、省級教壇新秀3名。投入使用10000余平方米教學樓一幢,其中天光教室15間、400平方米展廳一間、雕塑、陶藝、版畫、書畫裝裱、書畫臨摹實訓室各一間;在建9000余平方米美術館一幢(預計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教科研成果方面,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安徽省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安徽省哲學社科規劃項目、各類省級以上教科研項目數十項;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師生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各類美展、設計大賽等獎項數十項。
以上就是關于2024年安徽藝術學院專升本專業介紹的簡要介紹了,希望大家在2023年安徽專升本能夠取得自己心儀的成績。如有更多想要知道安徽專升本院校的相關資訊,如專升本招生學校、考試動態、招生專業等。敬請關注安徽專升本(www.jiaxingwuliu.cn)。
想了解更多安徽專升本考試信息,可以關注安徽傳愛專升本網微信公眾號哦,回復【升本試題】獲取安徽專升本真題哦,還可以加入右側【安徽專升本考試交流群】或點擊【在線咨詢】為你在線解答,快跟上安徽專升本考試大部隊吧。

安徽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