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4年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專升本新生入學須知已經公布,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專升本網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相關內容,一起看看吧!
2024年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專升本新生入學須知:
一、報到須知
報到時間
專升本新生:9月1日8:00—18:00
普通本科新生:9月9日8:00—18:00
報到地址合肥市蜀山區望江西路1166號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特別提醒:新生報到期間,我院在各火車站、汽車站不設接待點,不安排校車接站,請新生謹防假冒接站人員。
來校路線
(1)合肥火車站、客運總站
①乘坐地鐵1號線(九聯圩方向)至合肥南站,站內換乘地鐵4號線(青龍崗方向)至青龍崗站D出口,換乘557路公交車至安醫大臨床醫學院站下即到。
②乘坐地鐵3號線(省兒童醫院新區方向)至西七里塘站,站內換乘地鐵2號線(南崗方向)至汽車西站A出口,換乘557路公交車至安醫大臨床醫學院站下即到。
(2)合肥南站乘坐地鐵4號線(青龍崗方向)至青龍崗站D出口,換乘557路公交車至安醫大臨床醫學院站下即到。
自駕車高速來校長江西路高速口下—(往右)六安方向—至方興大道左拐—至望江西路右拐往西行駛約五公里即到。
二、報到需帶材料
1.錄取通知書。
2.身份證原件。
3.專科畢業證原件。(僅專升本新生需攜帶)
4.個人一寸免冠照片8張(藍底)。
5.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的,需提供貸款回執單。
6.新生個人紙質檔案。新生紙質檔案由新生原所在學校整理密封后交新生,在入學報到時自帶或郵寄到我院。
7.團員證(需加蓋轉出單位團委公章)。8.戶口遷移證(根據國家政策,自愿辦理)。
三、繳費須知
詳情看:https://mp.weixin.qq.com/s/gCjM0Zt-Dx1iJH6Sb3YTyQ
四、安全須知
為了幫助您開啟美好的大學生活,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現提示如下:
(一)到校旅途三個做到
1.出發前做到:提前在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官網查詢或電話咨詢學院所在地及周邊交通、環境等信息,熟悉掌握報到注意事項等,勿相信“百度貼吧”、“各類新生群”等非官方信息。
2.乘車做到:不乘“黑頭車”和超載車,乘坐網約車時了解營運資質;下車時索要票據備用,清點攜帶物品。
3.旅途做到:貴重物品隨身攜帶,不帶大額現金;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少和陌生人搭訕,不接受其主動提供的幫助;不接受陌生人的飲料、食品、香煙等物品,謹防被騙或被盜。
(二)到校后財物二切記
1.錢款切記:學費、生活費等盡量存入銀行卡,防止密碼泄露,如帶現金要在到校后第一時間繳納;發現銀行卡丟失或有異常,必須第一時間撥打客服電話凍結賬戶。
2.防詐騙切記:拒絕任何人向你推銷的商品,訂閱雜志資料,辦理各類手機卡、充值卡、校園卡,收各類協會的會員費等;不要理睬自稱公檢法、醫院、校領導或老師、慈善機構、網購等用任何名義要你匯款、轉賬。
(三)在校期間防詐騙、防盜竊要點
1.防范“校園貸款”
各類P2P網絡借貸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等不良借貸平臺,采取虛假宣傳、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學生辦理“校園貸”,不斷向高校滲透,很多學生陷入“高利貸”陷阱,得不償失,苦不堪言。
各種騙貸方法:
(1)用個人信息幫他人“刷單”買手機獲取傭金,因手機實際使用方消失后從而承擔分期還款義務;
(2)利用個人急需用錢心理,協議借款數額多,到手錢款數額少,且還款周期短、利息高,卻按照協議金額還款,從而陷入巨額高利貸枷鎖;
(3)誘騙女生用裸照和個人身份證、家庭成員信息貸款,乘機要挾勒索錢財;
(4)將個人信息提供給他人幫助在網上貸款,被冒用本人身份繼續貸款,還款卻由本人承擔;
(5)遭遇網上虛假貸款公司,以需繳納保險金、信譽不足等為由,要求你繳納信用金、保證金后被騙;
(6)發展在校學生兼職促銷員,騙取同學信任在網絡借貸平臺貸款。
2.防盜竊易發生盜竊的時間和時機:
(1)學生去上課、上晚自習時易發生溜室盜竊;
(2)深夜、凌晨在網吧上網困乏、睡覺時易發生手機盜竊。
3.防詐騙詐騙的常見手段:
(1)通過微信、QQ加好友聊天,取得信任后編造謊言詐騙;
(2)盜取微信、QQ號后,編造受到意外傷害、犯罪被抓等理由,冒充本人對親屬實施財物詐騙;
(3)冒充學校工作人員詐騙學生;
(4)利用學生找兼職時急于獲利心理,誘惑網上刷單詐騙;
(5)竊取購物信息冒充淘寶客服告知你購物失敗可申請退款,利用木馬鏈接實施詐騙。
【結尾】以上是“2024年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專升本新生入學須知”的相關內容了,關注安徽專升本網(www.jiaxingwuliu.cn),獲取2025年安徽專升本考試大綱、招生簡章、招生計劃等內容,助各位同學成功上岸!

安徽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本文內容轉載自: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gCjM0Zt-Dx1iJH6Sb3YT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