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4年安徽中醫藥大學專升本入學須知已經公布,安徽中醫藥大學專升本網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2024年安徽中醫藥大學專升本入學須知:
一、報到時間
2024年8月31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報到者,需憑有關證明,向所在學院請假,時間不得超過一周。未經請假或逾期不來報到者,視為放棄入學資格。
二、報到時需查驗的材料
1.錄取通知書原件
2.專科畢業證書原件
3.身份證原件
三、其他材料(報到現場無需提交)
1.黨團組織關系
生源黨組織關系全部采用“全國黨員管理信息系統”在網上轉接,系統中選擇“中共安徽中醫藥大學XX學院委員會”,轉接原因“入學或畢業”。針灸推拿學、康復治療學專升本專業屬于針灸推拿學院,藥學專升本專業屬于藥學院。
團組織關系交完整的組織關系檔案(入團志愿書,入團申請書,團員證等),公章清晰,簽字齊全,內容完整。線上在智慧團建系統中將組織關系轉入我校所屬學院團支部;入學后由學生本人將紙質團員檔案交給輔導員,由輔導員統一交給學校學生檔案管理部門。
2.戶口及檔案
入學新生無需辦理戶口遷移,如本人有意愿,本著自愿原則,可申請遷入。辦理入戶時,需提供錄取通知書原件、蓋有招生主管部門錄取專用章的錄取新生花名冊(此項學生可憑學生證、身份證至圖書館檔案館辦理),省外遷移需提供原籍公安機關出具的戶口遷移證,省內戶口實行一站式遷移,無需在原籍辦理準遷證,但需提供戶口本原件。新生入校后由保衛處通知輔導員統一辦理。
學生檔案由原畢業學校密封后通過中國郵政速遞EMS郵寄,不接受其他快遞。
郵寄地址:安徽中醫藥大學少荃湖校區(合肥市新站區龍子湖路350號)
收件人:學生處
電話:0551-68129054
郵編:230012
請務必寫明少荃湖校區,以免錯寄。
四、繳費事項
詳見隨錄取通知書寄送的《新生入學須知》。
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均在入學前戶籍所在地辦理,具體政策請閱讀《安徽中醫藥大學本科生資助政策簡介》《2024年安徽省農村商業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辦理指南》《2024年安徽省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辦理指南》,也可到安徽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站http://jyt.ah.gov.cn/tsdw/xszzglzx/zzzc/index.html和我校學生處網站https://xsc.ahtcm.edu.cn查看。
學生資助政策咨詢電話:17730014713/18709839339(安徽中醫藥大學學生處資助科)
咨詢時間:周一到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辦理貸款所需學校信息:
學校代碼:10369
賬戶名稱:安徽中醫藥大學
學校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貴池路支行
開戶行行號:1053 6104 5032
賬號:3400 1454 5080 5000 7351
六、報到地點
1.針灸推拿學:安徽中醫藥大學少荃湖校區針灸推拿學院一樓大廳(合肥市新站區龍子湖路350號)
2.康復治療學:安徽中醫藥大學少荃湖校區針灸推拿學院一樓大廳(合肥市新站區龍子湖路350號)
3.藥學:安徽中醫藥大學少荃湖校區藥學院一樓大廳(合肥市新站區龍子湖路350號)
七、交通指南
1.自駕行車:至安徽中醫藥大學少荃湖校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區龍子湖路350號)。
2.乘坐公共交通:
(1)合肥火車站→安徽中醫藥大學少荃湖校區:合肥火車站乘301路公交車(運行時間為06:00-20:00)到安徽中醫藥大學站下車(行程約1小時);也可乘地鐵3號線,到職教城東站下(距離我校少荃湖校區大約還有1.7公里)。
(2)合肥高鐵南站→少荃湖校區:可在合肥高鐵南站乘坐地鐵1號線到合肥火車站后站內換乘地鐵3號線,到職教城東站下(距離我校少荃湖校區大約還有1.7公里)。
八、聯系方式
1.聯系電話(咨詢時間:周一到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4:00-16:30)
招生辦:0551-68129056
學生處:0551-68129055
財務處:0551-68129086
總務處:0551-68129070
針灸推拿學院:0551-68129414
藥學院:0551-68129121
2.電子郵件:azyzsb 163.com
3.學校網址:https://www.ahtcm.edu.cn/
4.本科招生網:https://bkzs.ahtcm.edu.cn/
5.郵編:230012
【結尾】以上是“2024年安徽中醫藥大學專升本入學須知”的相關內容了,關注安徽專升本網(www.jiaxingwuliu.cn),獲取2025年安徽專升本考試大綱、招生簡章、招生計劃等內容,助各位同學成功上岸!

安徽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本文內容轉載自:安徽中醫藥大學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xZyFNxyAlop2w7r41lTlrg